近日,58同城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人才流动数据格外引人注目。数据显示,企业招聘需求环比增长5.7%,求职者简历投递量也大幅增加。从城市维度看,成都、北京等城市招聘需求活跃,成都、重庆等城市招聘需求环比涨幅明显,背后是产业优势与政策支持在发力。而在岗位方面,服务员、销售专员等岗位需求旺盛。这些数据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行业趋势和发展密码呢?
人力资源的分类
人力资源可分为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人才获取服务及其他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旨在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针对非核心、周期性及低性价比业务,由外包企业负责组建、培训和管理团队,代表企业包括外服控股、北京外企、科锐国际等。人才获取服务专注于人才供需匹配,在信息不对称和招聘效率较低的市场中协助企业选拔人才,主要参与者有BOSS直聘、同道猎聘等线上平台,以及科锐国际等线下猎头公司。其他人力资源服务则涵盖内部培训、信息服务及咨询业务,代表性企业包括拟在港股上市的北森控股等。
人力资源的市场规模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人力资源市场增长强劲。据最新预测,2025年中国人力资源市场规模将达约13,960亿元人民币,2018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为18.4%。行行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约为2.76万亿元,预计到2028年增至5.03万亿元,2023-2028年的CAGR为12.7%。全球范围内,尽管2020年和2021年受经济环境波动影响,但整体趋势仍保持向上,市场规模从2008年的约3,500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近5,000亿美元。
就业方面,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步增长。202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256万人,超过目标的1,200万人。预计到2025年,人力资源行业整体规模将达1,299.0亿元人民币,其中招聘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为446亿元,人力资源外包及管理服务规模预计为503.4亿元。
就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服务业)吸纳就业比例持续上升,从2014年的40.50%增长至2024年的48.84%,展现出强大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相比之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占比下降,表明劳动力正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其中,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是二三产中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分别占总从业人数的20%和22%。
数据来源: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人力资源的产业链
人力资源产业链涵盖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人才获取服务及其他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包括灵活用工、劳务派遣、人事代理及薪酬福利外包等。灵活用工根据项目或岗位需求,由服务商提供符合要求的人才并承担赔付责任;劳务派遣通过派遣技能型人才满足临时岗位需求,形成三方关系;人事代理涉及员工入职、离职、在职管理及社保公积金代缴等职能外部化;薪酬福利外包则包括薪资计算、工资单制作及个税申报等。人才获取服务包括在线招聘平台、猎头、招聘流程外包(RPO)等。在线招聘平台利用大数据实现招聘信息匹配和流程线上化;猎头专注于高端人才访寻,提供咨询、筛选、推荐及录用协助服务。其他人力资源服务还包括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企业内训及综合咨询等。
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强调了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核心任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细化了二十四项措施,包括强化宏观调控就业优先导向、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等。同时,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政策不断推出,既缓解短期就业压力,又注重长期结构性矛盾的解决,推动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匹配,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人力资源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方面,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涉及多种业务模式,各具特色:
灵活用工:服务商将非核心岗位或项目外包给客户,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服务商承担用工风险。按用人数量或项目收费,毛利率低但规模效应强,代表机构包括科锐国际和北京人力。
人事代理:服务商负责企业员工入职、在职、离职管理及社保公积金代缴等事务,帮助企业实现内部职能外部化。按人按月收费,毛利率高且规模效应显著,代表机构包括北京人力和外服控股。
猎头:提供高端招聘服务,包括人才搜寻、筛选、推荐及录用协助,情景复杂且需求差异大,通常按候选人年薪一定比例收费,毛利率高但规模效应较差,代表机构如科锐国际。
在线招聘平台:通过网络连接雇主与求职者,提供信息发布和匹配服务,按增值服务收费,毛利率高,代表机构包括BOSS直聘和同道猎聘。
招聘流程外包(RPO):客户将招聘全部或部分流程外包给服务商,帮助完成招聘工作并提高效率,按项目收费,毛利率较高,代表机构包括科锐国际和万宝盛华。
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
未来,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
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在线招聘平台优化匹配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综合服务一体化:企业对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需求增加,促使服务商整合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等多元服务。
灵活用工普及:随着企业成本控制需求增加,灵活用工市场占比预计将从2018年的33.2%提升至2025年的41.5%,展现巨大成长空间。
国际化拓展: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商将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跨境服务。
这些趋势预示着人力资源行业将迎来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服务生态,满足企业在不同阶段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